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71篇
  免费   1436篇
  国内免费   1510篇
测绘学   1289篇
大气科学   709篇
地球物理   809篇
地质学   4928篇
海洋学   1332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1046篇
自然地理   4388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473篇
  2021年   543篇
  2020年   523篇
  2019年   553篇
  2018年   433篇
  2017年   509篇
  2016年   542篇
  2015年   526篇
  2014年   560篇
  2013年   815篇
  2012年   592篇
  2011年   683篇
  2010年   536篇
  2009年   599篇
  2008年   627篇
  2007年   705篇
  2006年   654篇
  2005年   582篇
  2004年   574篇
  2003年   490篇
  2002年   437篇
  2001年   377篇
  2000年   350篇
  1999年   296篇
  1998年   257篇
  1997年   200篇
  1996年   200篇
  1995年   143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112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2 毫秒
951.
四川九寨沟景观形成演化趋势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是世界级旅游精品,正确认识九寨沟风景名胜区自然和人为的影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景区的保护意义重大。首先,文章从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条件、第四纪冰川作用和地质灾害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地质环境条件对九寨沟景观的形成作用。然后,笔者从地下水岩溶通道的发育、钙华景观演化和湖泊泥沙沉积等方面分析了九寨沟地质环境演化趋势,九寨沟的地下水岩溶通道发育和钙华景观演化处于青壮年期,湖泊泥沙沉积缓慢。最后,作者分析了九寨沟景区的降水变化趋势和周期变化、生态环境的改变状态。通过上述分析,得出了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景观变化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结论,证实了目前的一些景观退化与大自然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九寨沟核心景区的生命力尚处于青壮年阶段。  相似文献   
952.
刘海利 《中国煤田地质》2007,19(1):17-18,32
研究区位于山西沁水煤田东南部,晋城矿区的东部边缘,面积96km^2.该区普遍发育石炭、二叠纪地层。区内有晋城煤业集团古书院、王台铺、凤凰山三对生产矿井。以勘探资料为基础,对该区9号煤层赋存规律、成煤古地理及其演化进行了分析研究,阐述了沉积环境对煤层厚度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53.
南昌市建设用地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多目标决策的敏感因子-模糊聚类综合评判法对南昌市建设用地地质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得出结论:尤口-莲塘,新建县-乐化丘岗地区,地质环境质量好,适宜建设;城市中心区、杨子洲-芦洲头、昌北岗间冲沟地区,地质环境质量较好,简单改善后可建设;南新乡-蒋巷、麻丘乡等地区,地质环境质量中等,需采取一定工程措施后方可建设;沿河边滩分布地区,地质环境质量较差,不适宜工程建设;梅岭风景区、西源刘家-源泉溜、金凤胡村-涂家洲等地,地质环境质量差,不适宜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954.
介绍了九寨—黄龙核心景区地质环境和水循环研究进展情况,提出地质环境容量的计算不仅要考虑到游人数量还要考虑到其他多种因素,水循环模式的选择要结合景区的实际进行计算,提出环境保护综合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55.
马桥遗址经多次发掘,取得了很多成果。本次采集了2005年发掘的05MMT4探方样品,进行孢粉、藻类研究。根据孢粉、藻类成分特征,划分出了3个孢粉组合带,它们分别是:1带是以Quercus(evergreen)-Gramineae-Typha-Pi-nus-Polypodiaceae-Concentricystes为主孢粉带;2带是以Concentricystes-Quercus(evergreen)-Salvinia-Polypodiace-ae-Typha-Gramineae为主孢粉带;3带是以Pinus-Salix-Quercus(evergreen)-Chenopodiaceae-Pteridium-Polyp-odiaceae-Concentricystes为主孢粉带,并以此恢复了当时古植被和古地理环境。且对马桥先人的生活环境、农耕发展作了探讨,为上海地区文化发展及文明化进程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956.
工业废水和城市综合污水的环境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国内外工业废水与城市综合废水的监控和环境风险管理进展。与发达国家比较,化学监测法是目前我国工业废水和城市综合污水监控的唯一手段,而且主要有赖于COD等极少参数,并不能有效监控复合有毒有机污染物的排放。采用生态毒性检测法,可弥补这一缺陷,满足环境风险管理要求。毒性鉴别评价鉴别出导致废水/污水生态毒性的关键有机毒物,是降低其环境风险的核心。还对生态毒性检测法应用于我国废水/污水排放的监控和环境风险管理前景做了评述。  相似文献   
957.
姬红星 《物探与化探》2007,31(3):218-220
新疆西天山艾肯达坂组火山岩的岩石学和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等研究证明,本区火山岩由基性火山岩和中性火山岩组成,火山岩均属于钙碱性系列,二者均具有低钾、富钠的特点。这些火山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均属于轻稀土富集型,明显地表现为轻稀土元素配分曲线陡倾,而重稀土元素配分曲线相对平坦的特征。这些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特征证明本区火山岩形成于裂谷环境。  相似文献   
958.
依据多目标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已经取得的部分成果(如:国土环境质量状况、农田区土壤肥力和营养状况、规划特色优势农作物产地、部分地方病分布区和影响因素等),从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土地管理水平和发展现代化农业等方面提出了深化调查成果的意见和方向。  相似文献   
959.
王约  王训练 《古地理学报》2007,9(4):407-418
以原地埋藏为主的中寒武世凯里生物群生活环境为远离古陆、盐分正常、透光性良好和含氧量充分的热带海洋; 沉积环境为波浪基准面与风暴基准面之间、软性泥质基底、水体相对平静的正常浅海,深度在100 m以内,可能为一系列岛屿所组成的海湾边缘相。依据生物的主要生活和活动空间,可将凯里生物群分为水体上层群落、水体下层群落、底栖表生群落和底栖内生群落。这些生物群落依赖食物链将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结成一个整体,其群落特征随海平面的变化而有所变化。热带频繁的风暴流或洋流等为生活于海湾边缘的凯里生物群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和矿物质,同时由此产生的快速沉积事件是生物遗体得以较为完整保存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60.
Several Mio-Pliocene aged lignite seams occur as part of a non-marine transgressive sequence in the Elhovo graben in south-eastern Bulgaria. The present study is focused on 45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ree boreholes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basin. Petrographic data along with ash and sulphur contents were used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lateral and vertical variations of the coal facies and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of the Elhovo lignite.The lignite seams accumulated in a rheotrophic, low-lying mire with high pH value and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ash yields and sulphur contents. Despite of the neutral to weakly alkaline environment the bacterial activity was limited and the tissue preservation and gelification were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redox conditions.Vegetation rich in decay resistant conifers dominated in the Elhovo basin together with mesophytic angiosperm species. The absence of algal remains and sapropelic coal indicated that open water areas were not present during peat accumulation. The latter processed in an environment, characterized by low subsidence rate, in which prior to the burial the woods were subjected to severe mechanical destruction. According to our interpretation, the enhanced impregnation of the tissues bacteria and fungi played only a secondary role in the process of humification. The lignite from borehole 122 and partly from BH 145 deposited in an environment characterized by relatively low (ground)water table, whereas to the south an area dominated by a flooded forest swamp (BH 104) formed. This is suggested by the better tissue preservation and gelification of the organic matter in BH 104. The vertical variation of the maceral composition in the studied lignite is interpreted as a consequence of vegetational changes, rather than to changes in th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The low contents of inertinite macerals indicate that despite of the low water level the environment was relatively wet and the thermal and oxidative destruction of the tissues was limited.Peat accumulation was terminated by a major flooding event and a short term establishment of a lake. In contrast to the West Maritsa basin, no seam formed in the Elhovo basin during the filling stage of the lak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